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--怀念少农同志
--怀念少农同志
来源: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堰市委员会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黄正夏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10-03-31     |     [大   中   小]
孟少农同志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。早在祖国解放前夕,便抛弃国外的优厚待遇,坚决回国,参加了开创祖国汽车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,参加了北京古城的地下解放斗争。全国一解放即参加了汽车工业建设,又亲手培养了一代汽车工业技术的开发人才。
我和少农同志最初认识,是在1955年。那时,我作为“老二汽”建设筹委会成员之一,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(现吉林工大)学习。我每周约用一到两个下午,到正在紧张建设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考察学习。当时对一汽的每个车间、工段,都作过学习和了解,有时也与个别工程技术人员交谈。这期间,除向饶斌、郭力等同志和车间有关领导请教外,也向一汽主管产品、工艺的领导请教。向少农同志做了单独请教,差不多整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。当时我问话很随便,他也畅所欲言。他纵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,也介绍了苏联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当时的水平。他对一汽产品设计机构太小、工艺方面连改动一毫米螺丝钉的权力也没有、不建设试车跑道等,强烈不满。他建议二汽将来不能死抱“这本经”来念。在当时学习苏联“一边倒”的强大压力下,作这种坦率表态是不容易的。以后,他对我国汽车建设布局、产品发展系列等,均表示并坚持过类似的见解,都证明了这一点。
少农同志很关心二汽建设,差不多每年都要来二汽一次。我们总想说服他来二汽,但他一直全家蹲在陕西“五丈原”的山沟里,把进口的重型设备精心保护好,把重型载重汽车基本试制成功,直到1977年底才正式调来二汽工作。他来二汽后,我们的接触才多起来,技术上全部由他掌管、决策。
少农同志一到二汽,正遇上第一个车型--两吨半越野车批量投产,质量上还有待改进。而当时五吨载货车已试制试验五轮,在解决了几百项质量问题后,经过归纳,还存在60多项质量问题。这时,两吨半越野车订货不足,要真正解决全厂吃饭问题、解决市场需要,只能靠加速五吨载货车的建成投产。五吨载货车尚存在这么多质量问题,要不要再试制试验一轮,就成了一个需要决策的重大问题。如果再试一轮吧,时间要拖一年到一年半;如果改进设计,即调整工艺投产吧,又太冒险。怎么办?少农同志刚来,经过和王汝■等搞产品设计方面的许多同志反复研究,正式确定了六十四项质量问题,审查了改进方案,并提出了打“背水一战”的主张。这时,我反复问过少农同志:“背水一战”结果会怎样?我的意思是说,只要有五十项确有把握,即可以下决心;一旦下了决心,就不能再有丝毫动摇。少农同志很有信心地说,“搞得不好,可能只有五十多项过关;搞得好,也许只会剩下三两项质量问题过不了关;投产开始批量不会太大,可暂不出售,马上抓紧解决,再更换新零件也来得及。”于是“背水一战”的战略决策定下来了。为使“背水一战”这一口号,不仅成为全体技术人员的目标,也要成为全厂每个职工的共同目标,总厂经过几次研究,进行了打好“保质量、上能力、降成本、争超产”四个翻身硬仗,力争1978年不再吃国家基建饭、扭亏为盈的总动员。这个决策核心是以质量为基础的,由于这个决策经过全厂努力,1978年全部顺利实现,使得以饶斌同志为首,在抵制林彪、“四人帮”干扰下,艰苦奋斗建设起来的全国最大的汽车厂,充分发挥了作用,并奠定了后来长远兴旺发达的基础。
少农同志对二汽的重大贡献,还表现在对技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建设的关怀上。少农同志一贯主张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,不赞成脱离工厂搞单独的研究所,不赞成离开生产实践孤立抓教学。难能可贵的是,少农同志非常顾全大局。1980年,国家在调整经济时,曾一度通知二汽“停、缓、建”。总厂领导在讨论“自筹资金、量入为出、分期续建”二汽的决策时,反复研究过技术中心是否扩建问题,少农同志几次表示,实在没有资金,缓一点再提出来也可以。少农同志虽然面有难色,但态度是真诚的。当时反复算了大账,扩建一个象样的技术中心,没有五六千万是拿不下来的。上吧,资金太多,还怕国家不批准,不上吧,以后再提可能有困难。这便迫使我们多想办法。我到北京正式修改报告时,打长途电话同少农同志商量:项目以列上为好,是否先只写一千五百万元,全部搞土建,以后再从工艺及工装项目下每年充实仪器设备,咱们定个“君子协定”好不好。少农同志非常高兴,立即表示同意。
在开始自筹资金时,资金是非常困难的。少农同志力主不减少智力投资,力主搞四年制本科,力主“大、专”结合,力主广纳人才,力主将来还要准备培养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等。总厂的同志们竭力支持了他,一个相当规模的教育中心便逐步建设起来了。他年纪70退出总厂、公司第一线行政领导后,还亲自编写教材,亲自讲课。1982年教育部副部长黄辛白同志参观二汽后说:“想不到二汽在大山沟里把工厂办成了一个大学校。”一个中德合作的“技工职校项目”,便十分顺利地争取到了。
少农同志治学态度也是十分严谨的。差不多所有重要产品设计、基本数据,他都要亲自计算,或用计算器检验。他不仅精通英语、德语,那几年又在钻研日语。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,从来不与人争高低,让历史来检验。由于他卓越的贡献,经总厂领导建议提名、全国科技界共同推荐,少农同志荣获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称号。这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,他是当之无愧的。
少农同志对二汽的贡献,还在于二汽襄樊第二基地开发、八吨平头柴油载货车的建设及各种专用车的设计和改进方面。早在1982年,襄樊市第二基地厂址有了三个比较方案后,当年9月17日以后,他三次亲临基地,初定规划轮廓。为二汽更长远发展,他提出了设想,勾划了厂区布置图,这对二汽能较早地展开布局,争取了几年用金钱买不到的“光阴”。
少农同志独到的见地,更体现在对二汽发展轻型车、小轿车方面的设想。这方面,技术中心不少同志研讨后,由杨孝伦同志署名提出过建议,但未引起足够重视,未摆上日程。当我和少农同志探讨时,他鼓励我说:如果敢于突破现有框框,就应当这样干。1983年3月5日,在昆明召开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(二汽集团)的年会中,即专门和总厂几位到会的领导,讨论了联合河南、湖南、云南进行三吨级载货车的设计分工方案,他并说自己可亲自指导设计。当时还探讨与广州、深圳等地进行合资、合作搞小轿车的可能性。只是由于当时全国汽车工业管理体制及各大厂分工的限制,这些好的设想,没有付诸实施。
少农同志非常注意研究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共同规律。他常说:“全世界汽车工业,都是大厂搞小车,小厂搞大车”;“大车不过是初中水平,轻型车是高中水平,小轿车才是大学水平。”他极不赞成全国汽车工业大一统,搞独家垄断;极不赞成离开原有大厂或企业集团“另起炉灶”;极不赞成各个厂子按吨位分工生产,认为这是注定要失败的。将来在竞争的条件下,这些作法,除开亏本、关门或被合并外,没有其他的前途。回想起来,总厂过去的不少决策,都是吸收了大家的集体智慧作出的,其中技术方面的重大决策,大多数是少农同志提出来的。
少农同志不仅注意国际发展动向,更重要的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,因此是一个真正实干、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和学者。他密切注意我国道路桥梁的通过能力,汽油、机油的质量水平,职工对汽车的维护保养能力。因此,他绝不盲目追求脱离国情的“先进”,绝不认为全盘照抄国外的东西才算“起飞”,再好的东西也要经过适应国情的改造。
少农同志初回国时,明明知道祖国当时只能修车、装车,谈不上造车。他回国后同“一去二三里,抛锚四五回,摇车六七次,八九十人推”的破旧汽车打了很长一段交道,就利用这种破旧汽车建设了清华大学第一个汽车教研室和试验室。他先后投入全国“一汽”、“陕汽”、“二汽”的建设。1980年5月17日,少农和其他同志就联合提出了二汽产品要“创名牌,夺金牌,打入国际市场”的豪迈壮志。他还说:“搞小轿车,就要为每一户居民用一万元人民币能买到一部优质汽车而努力!”他还向有的同志谈过自己的抱负:“到了公历2000年的时候,全中国如果不能生产二百万辆优质汽车,死不瞑目。”
孟少农同志生平
孟少农同志又名孟庆基,生于1915年12月,湖南省桃源县人。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,1941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。194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,先后留在美国福特汽车厂、司蒂伯克汽车厂实习,任工程师。1946年回国,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、教授。
孟少农同志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1948年起,先后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工程师、中央重工业部技术室主任、重工业部汽车筹备组副主任。1952年至1965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、总工程师。1965年至1969年在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室负责汽车行业的技术工作。1971年5月至1977年12月,任陕西汽车制造厂革委会副主任。1977年底,调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作,历任副厂长、总工程师、党委常委、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副董事长、二汽咨询委员会主任。他是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。1980年11月,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,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孟少农同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,是着名的汽车技术专家,是中国汽车技术界的泰斗。他学识渊博,富有战略远见,先后直接参加了一汽、二汽、陕汽三大汽车厂的决策和建设工作,对创造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有突出的建树和不朽功绩。
孟少农同志曾两次被评为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。1985年又荣获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。
孟少农同志于1988年1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,在北京逝世,终年73岁。
(作者系原湖北省人大副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