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委员风采| 向青云:随叫随到的庄稼“保姆”

来源: 十堰市政协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2-02-16     |     [      ]

委员风采

讲好委员故事   展现委员风采
今天推介市政协委员向青云

向青云(右),政协十堰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,政协竹山县第七、八、九、十届委员会委员

2月11日,向青云来到竹山县宝丰镇双庙村6组科技示范户吴庆宏的油菜示范田,开展春季油菜管理技术服务。

向青云,今年48岁。1995年6月从湖北恩施农业学校特产专业毕业,同年8月分配到竹山县宝丰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,一干就是27年。

向青云出身于湖北恩施农村,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因为从小就看着父母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使得那份勤劳与辛苦像烙印一样印在她的心里。尤其是看到当年父辈们面对病虫灾害束手无策时失望的眼神,向青云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改变以往那种种庄稼“望天收”的状况。

1995年,向青云从农业学校毕业,终于让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。“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挖掘新品种、研发新技术,然后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。”向青云说,从事农业科研、技术推广最大的感受就是凡事要亲身到田间地头去,把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“搬”到农田中,送到农民的手上。

随叫随到的庄稼“保姆”

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要担负着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的推广,土壤肥料监测,农业信息、作物病虫测报,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。

宝丰镇双庙村6组吴庆宏自2018年开始,在向青云手把手指导下,成为全镇科技示范户之一。去年7月,他在田间发现秧苗出现异常,立即电话联系向青云。当时,接到电话的向青云正生病卧床休息,但她毫不犹豫地立即驱车来到田间查看。原来是由于那段时间雨水多且气温高导致稻飞虱爆发,仅三天时间就影响到连片数十亩水稻。

向青云立即组织机防队带上机器、农药,与稻飞虱展开了一场恶战,并和示范户吴庆宏一同到附近农户田间查看,及时组织防治。通过两天紧张忙碌的工作,终于使稻飞虱得到了有效控制,为老百姓挽回经济损失约3万元。

近几年,吴庆宏在向青云的试点带动下放弃传统种植,改种水稻、玉米、油菜等共30多个新品种,现在已有多个试种成功的新品种得到了推广。开始试种时,因为管理技术不过关,因此经常向向青云求助,而向青云每次都会亲自前来指导,休息时间也不例外。“她就像庄稼的‘保姆’一样,随叫随到。”吴庆宏心怀感激地说。

深入田间地头防病害

农业技术推广不是单纯地在办公室“死学”,在实验室做研究,而是要将技术向农村推广。因此,除了日常的农业科技研究外,向青云更多的是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,下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,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。向青云说,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枯燥,但想到能使农民提高生产管理技术,增产增收,她倍感欣慰。

比如,在病虫害测报上,向青云做到了勤观察、勤记录,发现问题及时发布病虫情预报。每次收到省市县防治指挥部的病虫情预报后,向青云都要到各村田间地头查看,发现类似情况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。同时,她在一些重要发生区域建立病虫害测报点,做到不论天晴下雨都定时定期观察,以便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。

除了利用科技培训讲解病虫害防治技术,近三年来,向青云还组织培训各类农民2000余人,深入田间给他们讲解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关键措施。这样一来,把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从以往的有病治病提升到现在的防患于未然,从而使该镇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。

 “她出身农村,心里始终装着农民。她不忘初心,扎根基层专心开展农技服务,27年如一日,是我们身边的榜样,也是广大农技人员学习的楷模。”竹山县宝丰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进敬佩地说。

(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 朱本双/供稿)